乌海城。
陈青兕远在高原之上并不知道长安之事,他先等到的是李治对王孝杰这个吐蕃赞普的册封,大唐天子亲下旨意,册封吐蕃赞普芒松芒赞为西海郡王。
宣旨之人正是陈青兕的老朋友礼部侍郎高智周,也是清流一派的核心人物。
“知周,长安一切可好?”
得知传旨的人是高智周,陈青兕亲自迎接。
高智周作揖道:“一切皆好,某此来还特地去了一趟陈宅,带了两位尊夫人与小郎君的家书。过会儿交给先生”
陈青兕听到还有家书,脸上略显尴尬,忙道:“知周懂我,来,一路辛苦,先进城休息,这高原气候,可不容忽视。”
当夜陈青兕就跟高智周秉烛夜谈,跟他闻讯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长安的情况。
高智周是清流派的核心成员,对于庙堂的局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,当即将庙堂之事跟陈青兕细说。
高智周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宰相张文瓘。
“张相公,已经给陛下贬出庙堂了。”
他说起这话的时候,言语中有些唏嘘。
其实清流一派大多人都不厌恶张文瓘,如果不是张文瓘一意孤行,非得跟陈青兕闹,清流派不会跟以张文瓘为首的太子党对碰的。
李治朝的吏治问题有些严重,大唐发展到这里,庙堂上充斥着各种开国勋贵的二代三代,或是他们的亲朋故交,各部机构也有很多老油条。这是任何朝代都不可避免的,尤其是李治自己道德也不高,吏治情况比贞观朝差远了。
张文瓘能够整顿吏治,对于清流派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事情。
而且张文瓘也确实整治了庙堂懒政怠政的现象
陈青兕摇头道:“不奇怪,不用想,定是因为拒绝与大食国开战,惹着了陛下。”
高智周默默颔首,显然就是这个缘故,略微惋惜道:“张相公详细计算了与大食国开战的成本,计算了自出兵起,朝廷所花费的粮草钱帛劳力,再三向陛下谏言,说将这些钱用于百姓,将会打造一个远超文景的盛世。”
陈青兕嘲弄道:“腐儒的幻想之见!将美好的生活寄望于敌人的仁慈”
张文瓘只想着怎么让华夏百姓过上好日子,却不曾想过现在大唐的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无数大唐军人用生命换来的。是李靖、李绩、苏定方、程名振、契苾何力这些大将一点点打出来的。
全力发展民生是不错,但若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持,那就是一块是人都能咬上一口的肥肉。
陈青兕记忆中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清朝与美洲的印第安人
清朝固步自封,招谁惹谁了?强行被坚船打跑轰开了大门,然后成为各方侵略者掠夺的对象
至于美洲大陆更是冤枉,让一群强盗畜生杀得几乎灭族。
没有实力护卫自身,再富也是人家嘴里的肉。
张文瓘觉得将跟大食国开战的军饷物资拿来发展民生,能够大利天下。
这个倒是不假
可他真以为唐朝不打这一仗,大食国就会放弃交兵?
真为了中原周边的民生,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西域,周边的属国会怎么看?
他们会觉得大唐仁厚,然后瞻仰大唐仁德,继续臣服?
异想天开。
他们只会觉得大唐不行了,要来分一杯羹。
到时候群起而攻之,又当如何?
大唐已经到了这个体量,很多时候是退不得的。
陈青兕不是不知道现今的大唐需要休养生息,如果不是大食国的威胁,依照陈青兕最先的战略目的就是休养生息,只是大食国的重心突然东转,朝廷也只能因时制宜,改变国策,选择与之对抗。
这一切的因素,张文瓘是完全不理会,反而觉得是陈青兕、苏定方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军功,为了流芳千古的借口。
这也是两人一直说不通的原因。
陈青兕开始还想着能够跟张文瓘和平相处,就算成不了朋友,也不至于结仇。只是对方却不这么想,他也不愿当滥好人,关系也越来越僵。
此刻听他被贬,并不奇怪。
李治可是一位手段强硬的雄主,处理一些污糟事情的时候,将自己伪装成白莲花,可在这种大事上却不含糊。他能够为了吏治,将你张文瓘提起来,也可以为了另外一件事情将你撸下去。
终李治一朝,除了一个长孙无忌,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实权宰相,已经可见一斑了。
高智周虽有些唏嘘,但还是站在陈青兕这边的。
清流一派相互间多有往来,交流心得。
彼此正对天下之事谈论观点的时候,陈青兕带有超前思想的不可避免的灌输给了他们,多多少少受些影响。更能接受陈青兕这一套,内修政治外修武备的套路。
当然这一切都是空谈,只是说说而已。
借用一句话来形容,有李治在,大唐就不允许出现牛逼的人物。
陈青兕也一直负责兵事,在战略上他将唐王朝领向正轨,功勋卓著,政治上除了科举,也只有在百济独当一面时,设计的海东的黄金商道,也没有多余的建树,便是此理。
李治朝因为接连不断的战事,尽管有不少名臣治理,民生还是有些相形见绌的。
外修武备,内修政治确实差点意思。
也许正是如此,才让张文瓘有了底气,终究是大梦一场。
陈青兕道:“张文瓘被贬,太子情况如何?”
陈青兕对于李弘这个太子还是极有好感的,也有很大期许。
毕竟一个庙堂容不下两个强势的人,而李弘仁厚,恰有刘禅之风。
听到李弘,高智周唉声叹气:“太子身体不适,某来之时,正卧病在床。对于张相公,他有意向陛下求情。只是陛下不许”
陈青兕也头疼,李弘短命确实是一大问题。
陈青兕又问:“那东宫那伙人,现在以谁为主?戴至德?还是萧德昭?”
高智周道:“都不是,戴至德授命为水陆转运大使,负责粮草的筹备调度,并不在长安。萧德昭因事辞官回家,现在负责东宫一切事务的是李敬玄。”
李敬玄?
陈青兕略带不屑的撇了撇嘴道:“就他?”
对于张文瓘,陈青兕还能看几眼,他是真干实事的。
而李敬玄,此人就是那种内斗内行,外斗外行的蠢货。
在庙堂上指点江山,眼睛里容不得任何反对意见,将一切反对他的人视为敌人。
历史上就因为刘仁轨驳斥他的意见,死咬着刘仁轨不放。
不管有没有道理,只要刘仁轨的建议,李敬玄就反对,不管好坏,还自视甚高,觉得刘仁轨在百济的军功,不过如此,以雷霆之力,轰击朽木,主帅的位子上拴条狗都行。
气得稳重的刘仁轨也失了智,举荐李敬玄迎击吐蕃,似想让李敬玄见识一下战场的残酷,也就是你行你上。
结果遇上了论钦陵,十八万大军如果不是黑齿常之临危扶难,几乎就要全军覆没。
高智周也不喜欢李敬玄,吐槽了两句。
大体情况,陈青兕已然了解。
长安有李治,在他身体还健康的情况下,确实也没有人可以掀起风浪。
“只是不知,李义府的事情,他们调查的怎么样?”
陈青兕心中暗思。
高智周道:“身负皇命,某明日入山宣旨册封吐蕃赞普。却不知逻些的情况如何?能够压服吐蕃,让朝廷能够全力对付大食,先生居功至伟可不能因为在下的过错,坏了大局。”
陈青兕想了想道:“不用担心,此去逻些,你只要知道自己是天朝上国的使者,而吐蕃的赞普,那是陛下的臣子,你代表着陛下传旨,只要摆出威风就好。”
高智周闻言有些傻眼。
陈青兕暗笑,吐蕃赞普是王孝杰这等机密之事,自是不能告诉他的。
这册封的旨意一到逻些,吐蕃上下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景象。
之前陈青兕接受吐蕃国书,吐蕃各方势力固然忌惮,不敢妄动,却也在暗中凝聚力量。
毕竟唐廷对吐蕃的态度在前几次的外交往来中已经表露无疑,那是不死不休的局面。
这一次他们输得那么惨,唐廷还会跟他们往来?
大多吐蕃贵族并不看好这一次和谈,就等着唐廷拒绝友好往来的消息传达,然后起兵勤王
结果等到的却是册封西海郡王的圣旨
圣旨一到,意味着吐蕃正式成为大唐庇佑的属国,心怀叵测的吐蕃贵族也阉了下去。
他们已经让陈青兕杀怕了,举全国之力南下,结果打成这样子。
提不起半点勇气再跟唐军交战
王孝杰在布达拉宫为了接唐朝皇帝陛下的圣旨举行了隆重的仪式,毕恭毕敬的跪伏在高智周的面前,那态度恭敬虔诚,面对圣旨的态度,高智周觉得面前的吐蕃赞普比自己更要虔诚。
“这?”
陈先生,真神人也!
他以为是陈青兕彻底打服了吐蕃。
另一旁吐蕃为数不多的忠臣尼扬若岩看着自己的赞普这般模样,暗暗垂泪。
为了吐蕃,委屈赞普了!
尼扬若岩握紧了拳头,暗忖:赞普这是为了吐蕃而跪,有仁主如此,当誓死以报。
王孝杰接过了圣旨,喜不自胜,自己又是大唐的臣子了。
(本章完)
()
1秒记住品笔阁:www.pinbige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pinbige.com
第529章 又是大唐的臣子